|
钣金加工的核心工艺流程是“下料→成型→连接→表面处理→检验”,全程围绕金属板材的裁剪、塑形、组装和优化展开。 下料(获取基础毛坯) - 核心目的:将整块金属板材(如钢板、铝板)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坯料。 - 常用工艺:激光切割(精度高、适用广)、数控冲裁(批量生产高效)、剪板机剪切(简单直线切割)、水刀切割(无热变形,适用于厚板/特殊材质)。 成型(塑造目标形状) - 核心目的:通过外力使坯料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折弯、弧度等立体结构。 - 常用工艺:数控折弯(最核心,通过折弯机折出角度)、拉伸成型(如制作箱体、罩壳)、滚弯(形成圆柱/弧形结构)、冲压成型(批量制作复杂凹凸结构)。 三、连接(组装成完整部件)-核心目的:将多个成型后的钣金件拼接固定,形成完整产品。-常用工艺:焊接(如氩弧焊、点焊,强度高)、铆接(可拆卸/不可拆卸,操作简便)、螺栓连接(可拆卸,便于维护)、卡扣连接(无需额外紧固件,装配高效)。 四、表面处理(防腐蚀+提升外观)-核心目的:保护金属表面,防止氧化生锈,同时优化外观质感。-常用工艺:喷涂(静电喷涂、粉末喷涂,耐候性强)、电镀(镀锌、镀铬,提升硬度和光泽)、酸洗磷化(增强涂层附着力)、阳极氧化(多用于铝合金,耐磨耐腐蚀)。 五、检验与包装(确保合格交付)-核心环节:通过尺寸测量(卡尺、投影仪)、外观检查、强度测试,确认产品符合图纸要求。-最终步骤:对合格产品进行清洁、防护包装,避免运输过程中损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