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编者按:2024年,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面对哪些新形势、新要求,身处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们又将如何面对新挑战与新机遇?《中国银行保险报》特地开设“新春第一访”栏目,邀请金融行业内资深从业人士畅谈对于行业发展转型的最新思考。 本期栏目邀请到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接受专访,敬请关注。 正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保险业功能定位,要求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对于财险业而言,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功能定位? 近日,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时表示,平安产险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构建“保险+科技+服务”模式,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财产险行业在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应如何具体实践? 龙泉: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财险公司核心要立足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定位,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持续丰富产品供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科技金融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下发的《科技保险业务统计制度》为科技保险发展指明了方向,财险行业一方面要强化对科技服务主体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科技活动全流程,如研发、转化、推广等的保险保障,全面支持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平安产险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积极为芯片、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保驾护航,切实支持重大技术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绿色金融方面,财险行业主要围绕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碳中和、新能源车等领域不断完善产品供给,通过绿色保险护航绿色产业发展,为“绿色中国”战略贡献保险力量。2023年,全行业绿色保险赔款支出已超1214亿元。在这一过程中,平安产险也在不断探索,先后推出首单ESG保险、首单城市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等产品,覆盖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等多个领域,2023年累计提供绿色保险保障43万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财险行业保障标的类型多,承保责任丰富,在构建多元化普惠保险供给体系,提升保险覆盖面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农险、巨灾保险等产品供给,从面上着手提升保险覆盖面;另一方面,可以为小微企业、新市民等群体量身定制高性价比的产品,从点上着手不断提升受保群体数量。 养老金融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加产品供给,同时提升老年人金融消费的便捷性。一方面,要加大对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保障支持力度,满足老年人保障需求,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城市普惠型健康险就一定程度提升了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适老化保险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设施的适老化改造、金融知识宣教等活动,提高老年人保险消费的便捷性。 数字金融方面,财险行业一是可以针对互联网企业以及网络安全等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二是通过深化自身数字化转型,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2014年起,平安产险开始打造平安好车主平台,截至目前,平台用户数已突破2亿。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坚定推动涵盖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管理在内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发展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在新能源车险专属服务和保障方面,贵公司有哪些实践,成效如何? 龙泉:近年来,新能源车逐渐成为新车消费的主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也将重塑车险市场。平安产险从专属服务及保障创新方面着手,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专属服务方面,我们结合新能源车特点,围绕客户需求,延伸更多“保险+服务”场景。例如,我们在深圳推出“一键加电”服务,30分钟上门、10分钟快充(加电后可续航100km);在线上,平安好车主平台上线了优惠充电、电池安全检测等新能源车专属服务,目前充电服务已覆盖超70万个充电桩,让车主随时随地优惠充电。 创新保障方面,我们围绕新能源车自身风险特点,研发专属保障,比如在北京推出行业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延保”产品,填补新能源汽车电池在产品质量保障方面的空白;同时,持续在新能源、无人驾驶、里程保险等新车险细分领域储备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为新能源车主保驾护航。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洪涝、地震等灾害事件中,巨灾保险能够发挥哪些作用?贵公司开展了哪些工作?未来应如何推进巨灾保险发展? 龙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显著增加。巨灾保险作为巨灾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手段,能够快速、精准地提供损失赔偿,也能推动政企联合提升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在应对重大灾害、保障国计民生、助力构建韧性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平安产险早在2015年就开发了巨灾指数保险产品并积极参与广东省巨灾保险试点。目前,平安产险已先后参与了广东、宁波、厦门、湖南等多个地方性巨灾保险试点。比如,我们连续6年承保了广东韶关市巨灾指数保险,累计触发巨灾灾害事件16次,累计支付的巨灾应急赔款合计3.46亿元,累计赔付率达440%,有效助力当地政府化解巨灾风险。 同时,平安产险积极开展“保险增量、风险减量”行动,不断提升“防”的能力、“减”的实效和“救”的服务,从简单的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精准理赔。2023年,平安产险投入防灾减灾总经费超5亿元,一方面积极运用科技赋能风险减量,自主研发了“鹰眼系统DRS2.0”系统,聚合超2万亿条地理、灾害、气象、保险数据,为客户提供灾害预警、风险筛查、巨灾风险管理等多场景服务;另一方面依托超1万人的防灾减灾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风险隐患排查、第三方救援、赠送防灾减灾物资、农业大灾抢收等专业风控服务。 接下来,平安产险将继续发挥自身“保险+科技+服务”优势,积极参与探索巨灾保险体系构建,与同业一道进一步研究保险费率厘定、产品研发、再保险方案、防灾减灾模式等,不断扩大承保巨灾灾种类型,提升巨灾保障能力,全力支持国家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银行保险报》:您怎么看待2023年财产险市场的表现以及当前的市场环境?2024年,贵公司在优化业务品质、高质量转型发展方面有哪些战略考虑和计划落地? 龙泉:2023年,财产险市场发展稳健,原保费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6.73%,农险、健康险和责任险等险种均实现明显增长。 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绿色发展、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深化推进,新业态、新场景、新需求不断涌现,财险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平安产险将立足保险主业,以科技为驱动,以服务为引领,努力构建“保险+科技+服务”模式,扩大可保边界和服务边界,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专”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聚焦主业。风险分散和经济补偿始终是保险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保险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最根本特征。平安产险将立足保险主业,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不断丰富保障供给,扩大非车保障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织密织牢经济社会“保障网”。 坚持科技驱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驱动力,用科技重塑业务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保险行业共识。平安产险将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化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 坚持服务引领。做好高质量、差异化的服务是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平安产险将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线上便捷服务、应急救援服务等。同时,借助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优势,结合平安产险直销渠道下沉优势,形成资源互补、融合协同,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此外,还要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实做细投诉源头治理、消保教育宣传等工作,切实为广大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 未来,平安产险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稿件提供:平安产险大连分公司 |